余光中:文学使人了解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7-12-14来源:深圳视窗

余光中的〈乡愁〉不仅使人了解,也道尽了一个时代的离散,一群世代的人生。
 
「小时候,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,我在这头,母亲在那头;长大后,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,我在这头,新娘在那头;后来啊,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,我在外头,母亲在里头;而现在,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,我在这一头,大陆在那头。」
 
「家园」(home)和「离散」(diaspora)除了是后殖民文学的论述主题,也是余光中作品的意象之一。 他心里有个两岸,创作上也有个「两岸」。梁实秋说,「余光中右手写诗,左手写散文,成就之高,一时无两。」
 
年轻一辈的读者看了骆以军将诗以〈弃的故事〉之姿,随着废材时光渐次渗入剧场般的小说。90载的岁月过于静好,再怎么喧嚣,余光中还是回归到自身的孤独,时代稀释了乡土文学论战的火药味,PTT八卦板的炮火未歇,但终将归于尘土与宁静。
 
正如雷光夏在〈时间的密语〉写道,「我曾深深记得看过这样的景象,那是人类文明一点一点崩毁,在时间轻蔑的流动里,极远变得极近,极大变得极微。」
 
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,祖籍福建永春。9岁时因抗日战争,开始逃难。他有多篇作品选入两岸三地的大学、中学教科书,不少台湾人许久没有阅读余光中,但仍旧记得余光中。
 
文学是否使人了解,宛如鸡蛋与高墙,让人沉默不已。但余光中在2012年11月时,给了前总统马英九一点政治以外的温暖。当时马英九总统到高雄拜会,余光中对英国《经济学人》杂志以「bumbler」形容马英九一事给了大家一个新的观点。
 
他认为,「bumbler」可取「拙」之意思,换言之也有大智若愚或愚公移山的精神。马英九深有同感,并首度在媒体公开场合回覆「bumbler」争议,表示自己从小读《曾国藩家训》,而「尚诚尚拙」也有此意,自己身为国家元首,不会介意。
 
余光中〈乡愁四韵〉也在民歌史留下了一页,分别被民歌手杨弦与罗大佑谱成歌曲。
 
「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,那酒一样的长江水,那醉酒的滋味,是乡愁的滋味,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;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,那血一样的海棠红,那沸水的烧痛,是乡愁的烧痛,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;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,那信一样的雪花白,那家信的等待,是乡愁的等待,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;给我一朵的腊梅香啊腊梅香,那母亲一样的腊梅香,那母亲的芬芳,是乡土的芬芳,给我一朵的腊梅香啊腊梅香。」
 
时代的乡愁,两岸的乡愁,余光中的乡愁。

精品推荐

Copyright @www.0755life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视窗 版权所有